瘈脉穴,瘈,指瘈疭抽搐;脉,指络脉。穴在耳根后鸡足青络脉,即耳后青络脉形如鸡爪处
瘈,即瘈疭,抽搐病症。脉,指络脉,指耳后络脉。此穴在耳后,布有络脉,善治瘈疭,故名瘈脉。瘈疭又称抽搐、搐搦、抽风等。指手足伸缩交替,抽动不已的病证。《素问·玉机真脏论》云:“筋脉相引而急,病名曰瘛。”俗称抽风。按瘛为痫类,小儿多患之。
本穴在耳后,青筋动脉处。人在惊风,癫痫发作时,或三焦火旺时,此筋脉变色青紫。连及全耳灼热,即狂热之表现,也因此将青筋暴露之处为瘛脉穴,小儿患惊痫时,此处青筋特别明显。《针灸大成》经穴歌:“天牗,翳风,瘛脉青”。是古人对此穴的青筋暴露的特征,针刺多有效。
前为翳风,遮蔽预防风险侵袭头部经脉,风之肝木之气,本穴承接翳风,瘛者肝风内动,络脉瘀滞,青筋暴露。心主血,藏脉,邪气入脉,心血瘀滞,因此刺其脉,清营分热邪。息风止痉。
本穴下为皮肤、皮下组织、耳后肌。皮肝由耳大神经的耳后支分布。皮下组织后,除颈丛的耳大神经的分布外,还有耳后动、静脉经过。针由皮肤穿皮下筋膜,该处无深筋膜,所以直入耳后肌,该肌由面神经的耳后支支配。
瘈脉穴配听宫穴、耳门穴、翳风穴、听会穴、百会穴治耳硬化症,提高听力。头风、耳后痛:瘛脉、完骨。小儿惊痫瘛:瘛脉、长强。
按摩疗法:将食指和中指并拢轻轻贴于耳后根处,顺时针方向按摩痴脉1-3分钟,每天早晚各1次。可治头痛、耳鸣、耳聋等症。
现代常用于治疗耳聋耳鸣(常配伍听宫、翳风等耳周穴位),增强局部气血循环;头痛,配合风池、太阳等穴位,疏风清热效果更佳;与合谷、太冲合用治疗小儿惊风,可平肝熄风、缓解抽搐;或与天柱、肩井搭配,治疗颈项僵痛,缓解肌肉紧张。
免责:我们尊重原创,主要目的在于分享信息。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我们,我们将在24小时之内删除。
提醒:文中所涉及到各类药方、验方等仅供参考学习,不能作为处方,请勿盲目试用,本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。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